傳說中,珍珠是人魚的眼淚幻化而成,代表著愛和希望;這是個美麗的神話故事,卻也表示珍珠令人讚美之處,但對於珍珠,該如何欣賞呢?以下有一套規準,分別就大小、瑕疵度、形狀、顏色、光澤度和珍珠層來說明,我們稱之4S2C:
一、大小〈Size〉
珍珠的度量單位是公釐〈millimeter;mm〉。依照其珍珠母貝的不同生成的大小也不同。
日本養珠其珍珠母貝稱之為阿古屋貝,其生產的珍珠在市面流通的約6至9mm。
南洋珠部份,可分為白色南洋珠和黑色南洋珠。白色南洋珠其母貝稱之白蝶,是全貝類最大的一種,通常孕育出來的南洋珠約10至20mm,但在市面上15mm以上可謂少見;黑色南洋珠其母貝稱為黑蝶,在市場上15mm以上亦是搶手貨。
二、瑕疵度〈Spot〉
珍珠是上天給予人類最珍貴的寶物,珍珠一生的價值在掀開母貝時就註定了,是與生俱來的,無可抹滅的。
完美無暇的珍珠是少之又少,在價格上也高價許多,若可以以戒台來遮掩的話,購買稍有瑕疵的珍珠來搭配,也是物超所值的。
三、形狀〈Shape〉
珍珠的形狀是最天然的,無法利用任何人為因素去改變,也是其珍珠最珍貴的之處。
一般在市面上所見的形狀,有圓形〈Round〉、水滴形〈Drop〉、蛋型〈Oval〉、鈕扣形〈Button〉、巴洛克形〈Baroque〉以及客旭形〈Keshi〉。
四、顏色〈Color〉
珍珠本身擁有紅、綠、青、紫等顏色,在光線照射後,進入內部珍珠質的結晶和蛋白質的色素,有的被吸收,有的被折射出,就呈現我們所見到的顏色。所以說,顏色是是由照射在珍珠上的折射光線,以及本身內部蛋白質所含色素而產生出來的。
珍珠的顏色可分為白色和黑色大兩系群。在白色系群中有銀粉紅色、銀色、銀灰色、乳白色、黃色和金黃色;在黑色系群中有灰色、黑色、綠色、孔雀綠、酒紅色、褐色、棕色以及藍色等。
五、光澤度〈Shine〉
光澤的好壞也會影響珍珠的價格,一般來說,光澤度越好,價格越高,那何謂光澤度好呢?珍珠的光澤是數種光波混合折射,是表面折射及內部折射和蛋白質內部折射等光澤組合而成。珍珠本身是由一層珍珠質和一層蛋白質彼此不斷交替結合而成,當珍珠母貝分泌均勻呈現平滑細緻珍珠層,折射的光線會越均勻,珍珠看起來越光滑。
一般來說,在選購珍珠時,可以把珍珠當作一面鏡子,如果你的人影在珍珠裡呈現非常清晰影像時,那是一顆光澤好的珍珠;若看起來模模糊糊的,那就是光澤度較差的珍珠。
六、珍珠層〈Coating〉
我們提到,珍珠本身是由一層珍珠質和一層蛋白質彼此不斷交替結合而成,這樣一層一層的關係,即是所謂的珍珠層。
珍珠的採收大都在秋末至初冬,此時的母貝會慢慢進入冬眠,活動力較不強,此時分泌的珍珠層品質細緻和平坦,所以折射光線較均勻,也較優良。當進入冬眠,分泌的結晶折射較差,夏天溫度高,母貝分泌旺盛,分泌的結晶體折射也不好,折射出的光線也較不一致,正所謂過與不及都不好,就是這意思。
所以說,珍珠層的厚薄會影響珍珠本身的光澤度,自然就會影響了珍珠的價格。
因此當我們選購珍珠時,可從以上幾點著手,自然可以買到我們理想中的珍珠了。